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看待很多人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

辉哥奇谭 辉哥奇谭 2021-06-04

(配图摄影 by 辉友包包)

Fenny@辉哥奇谭知识星球,提问:

辉哥您好,在知识星球里看到您的一段话:「所有人与生俱来有一种强大武器:真实。勇于面对真实的世界,勇于面对真实的自己。」我内心非常认可,但又说不清具体原因,期待辉哥有时间能就这一点专门写篇文章细致阐述。

比如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人,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总还是会有很多顾虑,有很多人把朋友圈设为三天可见… 总之,对熟悉的人设立种种屏障和壁垒。大家顾虑的是什么?有没有道理?如何克服这种心理?

所有普遍存在的东西都有其内在的合理性,比如根据数据统计,只有1/10的微信用户打开了朋友圈,这1/10还包括很多设置为「三天可见」的用户,或者半年才发一两条消息的用户,所以从产品角度来说,朋友圈这个微信内的产品,其使用率并不高。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并未深入探究,因为相比于研究那些不愿意使用朋友圈分享的用户,我更关心哪些人愿意使用朋友圈,并做积极的分享。注意,这是一种积极且有效的思维方式。

比如我的助理前两天和我讨论一个话题:如何进一步提升知识星球的付费率?从她的统计看,每增加10名微信公众号订阅者,就有1名能转化为知识星球的付费用户。10%的转化率其实不低,但她还想进一步提升,于是打算去研究那些不愿意付费的人为何不付费。

我建议她更多地关注那些愿意付费、续费的朋友具有怎样的特征,被什么样的内容吸引付费。我们要做的找到更多具备类似特征的朋友,并且输出更多具有更高转化率的内容。

关注那些你更认可的人,那些更加积极分享的人,哪怕他们只是人群中的相对少数,才更有意义,才能获得更多启发。

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选择做自己,积极的思考,不断地超越自己,也属于人群中的少数。

有一本非常经典的书《少有人走的路》,其书名暗示心智成熟之路其实少有人走,但心智成熟之路恰恰是每个人都应该走的路。

什么是成熟?有位哲学家曾经指出,人类的成熟体现在第一全面地认识自己,第二愿意深刻地反思自己。其实这个判断不仅适用于人类全体,也适用于每个个体。只是环顾四周,有多少人能全面地认识自己,又有多少人保持深刻反思自己的习惯?

我们最近在密集地面试,发现有一类候选人,遇到问题会习惯性的向外找原因,而不愿意承担主责。这类人,哪怕再聪明,也无法适应一家创业公司的工作氛围。

因此,当你选择做自己、成为自己、超越自己的时候,与身边的「大家」不同就是一种必然,要坚持这种信心。

反观我自己,我在很多人生关键选择上都与身边的同学、同事不同,这也带来今天的局面,即我有一份自己喜爱并能发挥特长的工作,但本人和家庭又不依赖这份工作生活。有自己的平行世界,一个相对独立,能保持个人精神追求的世界。

工作和非工作两种状态对我而言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在工作中的独立思考和非工作状态对我个人生活的经济支撑密切相关。因此我在工作中可以选择超越短期利益、超越短期的评价,能相对容易地坚持长期价值。

之前看到阿里逍遥子对于阿里高管有一个清晰的画像,看到「财务自由」一项条件时,颇为认同。但在工资之外获得收入,是我在35岁时就做出的选择,这个选择很少有人做,也很少有人能真正坚持并实现它。

因此,如果是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以终为始地做决策,即使你所做出的选择与大家不同,那也并不是坏事。反而会因为做了时间的朋友,选择成为自己,而不是依附大众,最终会形成你独特的优势。

相关语音:是什么让少数人脱颖而出?

上一篇:如何做出爱的决策?


我们在自己的成长之路上,要选择成为自己,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而不是选择「依附大众」这个看起来安全的做法。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学会从少数优秀的朋友身上获得启发。我在「辉哥奇谭知识星球」上录制过一篇语音,叫作「人和人的巨大差别,从什么时候开始?」语音中分享了三个自己身边的案例,希望大家听完这三个故事,可以理解人与人的巨大差别产生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听完之后你应该思考自己如何从自身出发,从每天、每件事出发,拥抱更加理性的选择,拥抱慢慢变好的人生。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1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